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中,拍卖官Adrien Meyer为巴斯奇亚巨作《星期六的夜晚》落槌, 成交价112,625,000港元,成为春季亚洲市场最高成交价拍品
佳士得亚洲在3月28、29日及4月3日分别在香港与上海举办了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系列现场拍卖活动,总成交额高达 925,977,369 港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拍卖的巨大成功,更反映出市场对艺术珍品的强劲需求。拍卖现场气氛火热,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 36 个国家及地区的藏家踊跃参与。本季亚洲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十大拍品中,佳士得成功揽获八席,以傲人的成绩在亚洲春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尚· 米榭· 巴斯奇亚,《星期六的夜晚》
成交价第1位
1984年
压克力 丝网印刷 油画棒 纸本拼贴 画布
195.6 x 223.5cm
估价:9500万- 1.25亿港元
成交价:1.126亿港元
赵无极 ,《28.8.67》
成交价第2位
1967年
油彩 画布
89 x 116cm
估价:4000万-6000万港元
成交价:4877.5万港元
《28.8.67》是赵无极于1967年创作的巨作,代表其 “狂草时期” 艺术造诣的巅峰。在这一时期,他将东方书法精神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精妙融合。此作色调深邃,尤为特别的是,罕见地以绿色作为主色调,赋予画面独特韵味。拍卖场上表现亮眼,以 4000 万港元落槌,最终成交价达 4877.5 万港元,在本系列拍卖中位居第二。尽管赵无极甲骨文时期的作品《Zitterlein》拍卖中遗憾流拍,但瑕不掩瑜。在整个系列拍卖里,他另有五件作品成交价格突破千万港元。这一成绩有力证明了赵无极作品在亚洲二级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在现代艺术板块持续占据领先地位。
雷尼·马格利特 ,《爱德华·詹姆斯之梦》
成交价第3位
1943年
油彩 画布
54.3 x 73.7cm
估价:4200万 - 5500万港元
成交价:4756.5万港元
草间弥生 《 南瓜 (HRU)》
成交价第4位
2014年
压克力 画布
100 x 100cm
估价:2500万 - 3500万港元
成交价:3909.5万港元
彼埃·奥古斯特·雷诺阿 《海滨步道(努瓦尔穆捷岛的森林)》
成交价第5位
约1892年
油彩 画布
66.2 x 81.4cm
估价:1800万- 2800万港元
成交价:3486万港元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海滨步道(努瓦尔穆捷岛的森林)》表现亮眼,以 3486 万港元成交,超出最高估价,位列第五 。这幅画作运用印象派灵动笔触,生动展现出法国努瓦尔穆捷岛森林光影交错之景。它巧妙融合雷诺阿早期印象派的朦胧美与后期精细造型技法,曾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长达半个世纪。画中葱郁绿意与澄澈水域,尽显艺术家对自然光影的敏锐洞察与诗意表达。不仅如此,本系列拍卖里西方现代大师作品普遍表现出色,基里科的《空旷的意大利广场》、夏加尔的《走钢丝的人》均以高于最高估价成交。
雷尼·马格利特 《千里眼》
成交价第6位
约1962年作
水粉 水彩 彩色铅笔 纸本
36 x 26.8 cm
估价:1500万- 2500万港元
成交价:2881万港元
奈良美智,《地雷探测器》
成交价第7位
1993年
压克力 画布
150 x 100cm
估价:1500万 - 2000万港元
成交价:2397万港元
艾德里安·格尼 《无题(致敬亨利·鲁索)》
成交价第8位
2020年
油彩 画布
270 x 300 cm
估价:1000万- 1500万港元
成交价:2336.5万港元
张恩利,《亲密》
成交价第9位
2002年
油彩 画布
248 × 200cm
估价:1800万-2800万港元
成交价:2336.5万港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张恩利的三联组画《亲密》,以2336.5万港元,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记录。画面以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千禧年后都市生活中的情感与欲望。张恩利通过色彩和动态构图,让画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情感与欲望的交织都跃然纸上。张恩利的作品完美捕捉了这种时代氛围,展现了人们在物质丰富与精神迷茫中的挣扎与释放,隐喻魔幻之都的繁华背后,是人们面对欲望时的困惑与探索。张恩利用大胆的笔触和色彩,呈现了一个充满张力与矛盾的时代。
曾梵志,《面具系列4号》
成交价第10位
1997年
油彩 面具 麻布
169 × 199c
估价:1000万-1800万元
成交价:1784.5万元